黄浦江畔,开放之风正劲。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以制度型开放为翼,贸易创新为舵,在外贸领域书写着提质升级的新篇章。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近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支持上海更好统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三大支柱,进一步丰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和内涵。
今年以来,上海外贸新动能持续集聚,贸易韧性不断增强。1-10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1.6万亿元,增幅高达10.5%。
作为全球贸易枢纽的核心支撑,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为国际贸易往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保障。
数字贸易:增长新引擎
在货物贸易稳步增长的同时,上海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发展提速,活力不断增强。
今年1-9月,上海市服务进出口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5%。
其中,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6986.3亿元,同比增长6.4%,成为拉动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上海市着力推进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建设,开通30多条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形成多个高能级算力中心,为数字贸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80条改革举措已全面落地,其中77条措施向全国或其他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
这些措施涵盖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风险防控等7个方面。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设立的第一家自贸试验区,围绕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多年先行先试。
进博会效应:开放平台促合作
不久前闭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34.9亿美元,同比增长4.4%。
持续放大的“进博效应”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进博会期间,支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工作推进会在沪举行。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
上海将围绕提升贸易枢纽功能,进一步拓展全球供应链管理功能、大宗商品交易功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功能,推动航贸数字化。
东方枢纽:国际开放新门户
近期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形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东西两大扇面。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娟表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着力培育离岸商务功能,顺应贸易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该区域探索实施以人员跨境流动为核心的便利措施,在对接国际自然人临时移动规则时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到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上海的东西两大扇面正协同发力。
从货物贸易主导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齐头并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与内涵正不断丰富。
随着上海持续推进贸易中心与经济、科创、金融、航运中心的协同建设,这座充满活力的东方大港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全球贸易网络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当下正是布局外贸独立站的最佳时机。让我们协助您打造专业的国际数字门户,把握“十五五”外贸发展新机遇。
我们将根据您的行业特点和目标市场,为您提供定制化的网站建设方案,助力您的品牌扬帆出海。欢迎垂询。
- 上一篇:中国宣布暂停部分对美出口管制措施
- 下一篇:没有了!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19895759689,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项目经理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