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机房搭建
随着公司业务数字化的发展,为集中管理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保障核心数据安全···
1.1 项目背景
随着公司业务数字化的发展,为集中管理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保障核心数据安全,提升IT系统运行稳定性和运维效率,特规划建设一个标准化的企业级计算机机房。
1.2 建设目标
高可用性: 保证关键业务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年度可用性目标99.9%以上。
安全性: 保障物理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防范未授权访问及突发灾难。
可管理性: 实现设备的集中监控、智能化运维,降低管理复杂度。
可扩展性: 预留未来3-5年的业务增长所需的空间、电力和容量。
节能环保: 采用绿色节能设计,降低长期运营成本(PUE值尽可能优化)。
标准化: 遵循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B级标准。
模块化: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分期建设与后期扩容。
实用性: 以满足当前需求为主,兼顾未来发展,避免过度投资。
3.1 机房选址与装修
选址:
应选择在建筑体的中间楼层,避免顶层(漏水、日晒)和底层(水淹、盗窃)。
远离强电磁场、强振动源、粉尘、水源(如厨房、卫生间)和危险品仓库。
承重需满足要求(一般≥600kg/m²)。
装修:
吊顶与地板: 安装防静电架空地板(高度30-40cm),便于线缆敷设和气流组织。安装微孔回风吊顶。
墙面: 采用防火、防尘、保温、隔音的环保材料(如彩钢板、铝塑板)。
门窗: 安装甲级防火门,窗户应封堵或采用遮光窗帘,以保温和防盗。
3.2 基础设施系统
机房的“心脏”,至关重要。
1. 供配电系统:
选型: 采用在线式UPS。容量根据设备总功耗的1.6倍计算(预留未来扩容)。建议配置20-40kVA的模块化UPS,便于平滑扩容。
电池: 后备时间需满足业务系统安全关机或发电机启动,一般建议1-2小时。
一路市电接入: 从大楼总配电室引独立回路至机房配电柜,容量需预留30%余量。
UPS不间断电源:
备用发电机(可选,强烈建议): 对于业务连续性要求高的企业,可配置柴油发电机,作为长时间断电的保障。
机柜PDU: 采用机架式智能PDU,带电量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
2. 精密空调系统:
选型: 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非家用空调。
制冷量: 按机房面积和设备总散热量计算,通常按400-600W/m²估算,并预留20%余量。
布置: 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机柜排列方式,形成冷热通道,极大提高制冷效率。
要求: 温度:22±2℃,湿度:45%-55%。
3. 综合布线系统:
标准: 采用6类或超6类非屏蔽双绞线(CAT6/CAT6A),支持千兆乃至万兆网络。主干可采用多模光缆。
管理: 所有线缆经由桥架规范布线,机柜内使用理线器,强弱电线缆分开走线,并做好清晰标签。
4. 消防与安防系统:
门禁系统: 采用刷卡+密码+指纹的多因子认证门禁,记录所有进出日志。
视频监控: 在机房入口、主要通道、机柜列间安装高清网络摄像机,7x24小时录像。
安装温感、烟感探测器。
采用七氟丙烷(FM200) 等惰性气体灭火系统,避免损坏设备。
配备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5. 防雷与接地
电源入口安装三级防雷器(一级、二级、三级)。
设置独立的等电位连接带,所有机柜、设备、金属桥架均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Ω。
3.3 机柜与设备
服务器机柜: 选用42U标准19英寸网络机柜,带前后门、侧板、PDU、风扇单元。
核心网络设备: 核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光纤配线架。
服务器与存储: 根据业务需求购置机架式服务器和存储设备(NAS/SAN)。
KVM: 配置一套8口或16口的数字KVM,便于统一管理多台服务器。
3.4 动环监控系统(可选,但强烈建议)
一套集中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极大降低运维压力。
监控内容: 市电、UPS状态、精密空调、温湿度、漏水、烟感、门禁、视频等。
告警方式: 一旦出现异常,可通过短信、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立即通知管理员。
需求调研与规划(1-2周): 确定业务需求、设备清单、预算。
方案设计与招标(2-3周): 出具详细设计图纸,选择供应商。
场地准备与装修(2-3周): 完成土建、装修、防水、防尘处理。
基础设施部署(2-3周): 安装供配电、空调、消防、机柜、桥架。
系统安装与调试(1-2周): 安装IT设备、布线、部署监控系统。
测试与验收(1周): 进行压力测试、故障模拟演练,最终验收。
文档与培训(1周): 移交所有技术文档,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
制定制度: 建立《机房管理制度》、《人员出入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范》。
定期巡检: 每日检查温湿度、空调状态;每周检查UPS负载及日志。
备份与演练: 定期对核心数据和配置文件进行备份,并进行灾难恢复演练。
保持记录: 记录所有设备变更、维护活动和故障处理过程。